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

lshanzu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博士为什么要写论文答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rc_1234

已采纳
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一遍是老师

博士为什么要写论文答辩

290 评论(12)

呼呼cream

最近忙于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遇到的所有老师都发出同样的感慨:“现在的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差了。”几年前还觉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就能通过的老师们,现在只能把两只眼睛都闭起来了。学生们其实也不容易。特别是那些不擅长学术,也无兴趣的学生。我估计他们的论文多半是七拼八凑的仓促之作。自己没有经过多少深入的思考,没有太多的理论创新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论文中随处可见的错字,不规范的注释,格式的混乱(甚至有位学生对我说,她的某一段文字放错了地方),就不是学术能力的问题了,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所谓”的态度。为此,老师们痛心。答辩的过程就是拷问自己学术良心、学术责任感的过程。如果做尽职的老师,就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通过,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老师们一直犹豫,这样的结果,对于这些未经历过大的挫折的孩子,是否过于残酷?一次次犹豫的结果就是老师们一步步退让,一次次投降。学生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平日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坐在答辩席上就像得严厉而咄咄逼人。那是老师纠结情绪的反应,他多希望自己可以狠狠心在你那张票上划两个叉叉。学生们也不好过,每每被老师追问得坐立不安、哑口无言,甚至默默流泪,我相信,他/她心里也同样忐忑不安,不是为此刻的困窘,而是为自己曾经的“无所谓”。然而如果一个程序使所有的参与者都感觉不快,那么这个程序本身就一定有可改进的余地。为什么研究生一定要写毕业论文?为什么大家对学术研究没有兴趣?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也应该做必要反思。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否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否得到被培养者乃至社会的认同?现行的培养模式是否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等等。二十年前,硕士研究生还是凤毛麟角。那时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还算契合实际。而且确实也有大批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从事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因此,在那个时期,要求研究生在毕业时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博士研究生也不再是稀缺人才。硕士研究生进入科研机构或大学的机会几乎为“零”。当今的研究生入校后就忙着为择业做准备,考取各种证书,获得各种实习机会。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也似乎并没有围绕“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占据了研究生培养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读书、写作的时间被侵占,他们在忙于接收各种信息,却少有时间消化、理解这些信息,更不要说独立的思考。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求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结业?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提供多种毕业选择?比如实践调查、参与热点案件或参与科研项目等等。多种选择不仅是人性化的体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更提升了研究生毕业考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202 评论(11)

stirf

不少高年级本科生,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时候,颇有一种未经训练,即被推上战场的感觉。他们恐惧、烦恼,继而拖延。他们需要的,不是老师的呵斥,也不是枪手的捉刀代笔,而是一份详细的行动指南。只要有合理的安排与指引,一步步点滴积累,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一点儿也不难。我为自己指导的本科生,写了一-系列的教程。发布分享后,许多学生读了都表示有收获。这里,我根据中国论文网里面的资料把它们重新梳理后,分享给你。开题作为科研新手,你选好了题目,并非完事大吉。你需要验证它。验证的过程,叫做开题。这是一次获得外部反馈的难得机会。但是正式开题前,你需要完成开题报告。我为你写了一-篇《白话开题报告写作》。它从头开始,帮你梳理了开题报告构思、采集资料和写作的全程。(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中国论文网”里面的资料种类还是挺丰富的,基本满足各个大学生对于论文资料的诉求。
255 评论(10)

boobery

入学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双一流”建设;学术生态;答辩制度;面对新一轮研究生扩招,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尤应引起重视。
117 评论(8)

ljjgw_225

是的,本科生的比较松,本科毕业论文,这要纠正一下,研究生分为硕士博士,硕士生,博士生的比较严格,毕业论文通不过无法毕业的,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近几年教育部对毕业论文要求严格,不紧导师那关要过,还要过论文检测那关,学校教务处,研究生处都购买知网,维普等,所以要相当重视。
9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