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099468
道义,是指道德义理;道德和正义等。出处《易·系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客谢曰:‘我与若夫道义交,不敢为此兽行。’”另有沈阳道义开发区。 道德义理。《易·系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唐 李山甫 《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明 冯梦龙 《梦磊记·寓传讹信》:“他与我道义文章非泛有。”老舍 《四世同堂》八二:“因为山川的阻隔与交通的不便,使他们显着散漫,可是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道义把他们拴到一处:他们都是 中国 人,也自傲是 中国 人。” 
年轻是个美妙的话题,年轻是个青春快乐区。有年轻就证明你还有努力的资本。年轻就证明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去了解和探索
青年概念正式确立于19世纪。此前,各民族对年轻人均有各自的称谓,如俄罗斯语称 “OTPOK”,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中国古语一般称“少年”、“后生”及“郎”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始正式出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2]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节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1] 。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26亿增长至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降至6%。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2%,届时15至2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76 亿人。绝大多数青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就2000 年而言,占青年总人口85%的9亿青年,生活在世界发展中地区。随着更多的发达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这一比例预计会进一步增加。
体会下面这句话的哲理 青春 ,是人生打基础的时代如果基础不牢,上面不管建什么都要倒坍 4、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青年的特点就是有纯真的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为了实现理想而敢于赴 汤蹈火 的精神 5、分别说说下面三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①我坚信,青春并不仅仅意味着年龄或身体的年轻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 ,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②有一个思想家曾说过:浅薄的知识的外衣, 与全身挂满垃圾想站立起来的猿猴没有什么区别 ③艰苦奋斗后的失败,是人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