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7

wxt2008112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iriusfure

已采纳
稀土价格主要是多直驱电机影响比较大。目前国内风电的主要问题一是研发能力不足,所谓自主知识产权基本上是自欺欺人;在就是恶性价格竞争。

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249 评论(8)

yanzi85726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风力发电机组行业相关政策。《关于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指出,自2008年1月1日(以进口申报时间为准)起,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而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为国家资本金,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政策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功率风能电机国产化率,为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又如《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自有丰富区域的消纳方案研究,保障风电装机持续稳定增长,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的相关措施,促进风电行业发展。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风电行业稳定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风力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245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较小。风电延续高速增长,风电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年并网风电新增1406万千瓦,年底装机7548万千瓦、同比增长5%;发电量14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080小时,为2008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水平,同比再提高151小时,风电设备利用率连续两年提高。根据《“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到2015年,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基本形成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风电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源。中国风电机组行业依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几年来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华锐、金风和联合动力三家风机制造商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已经确立了在市场中的龙头地位,但在风机行业进入调整期的阶段,风电厂商之间会积极进行相关的资产重组甚至合并,从而更好的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从2005年5月起,国家正式要求风电特许权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必须达到70%。特许权项目的实施,为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自2005年以来连续翻番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多年政策的扶持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国产机组的新增市场份额逐年提高。目前发改委已正式取消了有关“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这一条款。未来,国外更先进的风电技术会长驱直入进入中国,而国内风电设备商不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话,也很可能在市场份额上被大型外资公司所超越,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45 评论(11)

hanfeng215

中国风力发电潜力巨大  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中国风力发电已经历20年漫长的“试验期”,而风力发电的产业化举步维艰,大大小小的风电场遍布全国,几乎各省都有,却并不成气候。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43个风电场,分布在14个省(区、市),总装机容量4万千瓦。刘应宽说,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今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肯定超过100万千瓦。  而早在1995年,原国家电力部就提出,到2000年中国风机规模要达到100万千瓦,这一时间表整整推迟了5年。  随着近年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全面紧张,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和《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为风电迅速成长注入蓬勃动力。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因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而最具商业化、产业化前景。政策的驱动,以及利益的诱惑,吸引着嗅觉敏锐的企业纷纷投资风电。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全国30多家企业已争相涉足这一领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按照国内目前的行业平均水平,每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的成本为8000-10000元,与造价约4000元/千瓦的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电厂相比,风电场的造价大约高出1倍。目前,每度风电的成本约为4-5元。  研究表明,风力发电能力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会下降15%。由于近年世界风电增长一直保持在30%以上,风电成本快速下降,国外已日趋接近燃煤发电成本。此外,风电外部成本几乎为零,甚至低于核电成本,因此经济效益凸现。随着中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和发电的规模化,风电可望比燃煤发电更具成本和价格优势。  在风电场急速增长的带动下,风电设备制造正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按照中国远期规划(2020年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和每千瓦8000-10000元的造价,每年风电设备市场容量约为97亿-122亿元。即使考虑国产化程度提高而导致的价格下降,平均每年的市场容量也应保持在70亿元以上。在可预期的巨大市场空间面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样看到这个巨大市场的,还有来自欧洲的跨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由于起步早,技术先进,欧洲企业占据着全球风电设备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也不例外。  由于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欧洲各大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纷纷提高产品售价,并严格控制技术转让。有资料显示,过去3年间,进口风电设备的价格上涨了20%以上。  面对风电的商机与困惑,有关专家提出,已具产业化条件的中国风力发电迟迟不能迈出关键一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电价、关税、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风电产业化从市场这个“源头”被束缚住了。中国的风力发电产业化,只能从做大风电市场破题。应该促进可再生能源立法,打破电力市场的地区分割,解决风电在全国摊销的关键难题,同时辅以信贷、税收、消费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从而引导更多的投资进入风电产业,进而借鉴彩电、汽车等行业的国产化方式,以市场来推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研发的国产化。
216 评论(12)

手机用户

我国风电行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内蒙古凭借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以及地广人稀、地势平坦的特点,建设有较多大型风电场,每年核准的风电项目中大多数在内蒙古展开,内蒙古风电行业发展较好,远超其余省份。未来,随着行业的成熟以及技术的突破,海上发电将成为风电行业新趋势。风电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风科技(002202)、明阳智能(601615)、吉鑫科技(601218)、运达股份(300772)、上海电气(601727)、东方电气(600875)、银星能源(000862)、龙源电力(HK)、国电电力(600795)、大唐新能源(HK)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各省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0年增速达1%近年来,在国家重视并大力支持风电行业的背景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7167万千瓦,同比增长8%;累计装机容量为28153万千瓦,同比增长1%。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使其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远超其余省份风机是风电场发电的核心设备,从各省市的并网装机容量来看,截止2020年底,全国十大风电装机省份分别是:内蒙古3786万千瓦、新疆2361万千瓦、河北2274万千瓦、山西1974万千瓦、山东1795万千瓦、江苏1547万千瓦、河南1518万千瓦、宁夏1377万千瓦、甘肃1373万千瓦、辽宁981万千瓦。对内蒙古的风能资源分析发现,在内蒙古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能总储量达98万千瓦,风能技术可开发利用量为5亿千瓦,占全国可利用风能储量的40%。内蒙古风速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基本上与生产和生活用电规律相吻合,且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大部分地区为平坦的草场,十分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综上,内蒙古地区先天的自然环境为当地风电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使其在省市竞争格局中稳居我国风电场行业首位;而新疆、河北、山西、山东、江苏等省份则位居我国风电场行业竞争的第二梯队。风电整机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前三共占近一半份额目前,我国风电整机制造行业参与主体包括国内生产厂商和国外生产厂商,主要由国内厂商占领市场。其中,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2020年,三者的新增吊装容量分别为33GW、07GW和64GW,市场份额分别为21%、17%和10%。海上风电相较陆上风电更具优势,未来将加大开发力度目前风能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不足10%,仍然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普遍看好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出现过热局面。风电制造业的激烈竞争最终将迎来兼并整合时代,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加之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明显扩大,整个行业正在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此外,预计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极为丰富;二是相较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具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少、风速更为稳定、空间广阔、允许风机机组更为大型化等优势;三是中国海上风电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靠近人口稠密、对用电需求量巨大的大中型城市,发展海上风电场将有效实现这部分电力的短距离消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电行业西多东紧的现象。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0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