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13
1、 日语教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面对日语教学热的出现,各校对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在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慢慢地向着既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92 KB 日期:2007-11-13 2、 日语外来语形成原因初探 摘 要:以日语外来语为研究对象,叙述了日本外来语的形成,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生活中外来语不断增加的原囱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现状与发展做一简要介绍。关键词:日语外来语历史发展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30 KB 日期:2007-11-13 3、 日语终助词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浅析 摘 要:日语终助词对于非母语国家的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难以理解和正确灵活应用的一个领域。笔者通过对终助词もの的语法意义进行梳理归纳,意欲探讨隐藏于语言现象之下的文化心理内涵。关键词:义理人情跨文化交际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203 KB 日期:2007-11-13 4、 论日语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摘 要:本文以日本当今最具有权威性的《故事·俗信谚语大辞典》(昭和58年小学馆)为依据,收集实例,考察了在日本产生的日语谚语,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通过分析所收集的和中国文化有关的日语谚语,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312 KB 日期:2007-11-13 5、 日语中汉语缩略语的形式与汉语缩略语相比 摘 要:对于学习和研究日语的人而言,汉语中的缩略语不论是读音还是书写都很方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行中日缩略语在形体上已存在很大差异。对日语中部分缩略语形式进行分类排列,揭示出日语的“略语”与汉语的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38 KB 日期:2007-11-13 还有很多,自己多找找吧!参考资料: 
睡前看到你这个问题,简单回答一下 吧。首先,说真的我没理解你题目的意思,你问的应该是持续体的使用方法和学习意义吧?但我想理解为学习语法的意义。我从以上两方面来回答你。先说持续体,简单来说就是ている、ています,意思是“正在……”动词接要发生持续体“て”型变化,怎么变化。恕不赘叙,任何一本日语书里都有讲,书里讲的肯定比我告诉你的详细。在说学习语法的意义,首先我在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也很排斥语法的学习,但是我有大量背诵课文,如果你做不到每天背4小时以上,老老实实学语法吧。在日语入门之后,我才发现语法的重要。目前为止,除了从小生长在日本的外国人以外,我没见过不掌握语法能把日语学的很漂亮的外国人,所以我后来也恶补语法了。我所建议的学法是掌握语法,然后大量背诵。自己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日语的学习要花硬功夫,没有捷径可循。 希望你能踏实实认真学。要睡觉了,先说到这里,还有问题,再问我吧。加油!
不管是对于日语语法的教学还是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用言的活用体系可以说是日语语法的核心,不管再怎么不重视语法,用言的活用体系也是不可不重视的。用言的活用是贯穿整个日语教学,尤其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也就是说学习日语必须要掌握用言的活用体系及其应用。本研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动词的各种活用的习得为研究对象,调查初学者动词活用的习得状况,了解其误用的倾向,主要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分析其误用原因。探求在分析结果上对教学的启发。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章构成:首先在第一章主要的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接下来第二章对先行研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的一些关于日语动词活用习得的研究以及二外日语习得研究和日语教育研究,得出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点和可行性。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 在第三章,为掌握学习者对动词各活用形习得使用状况,笔者以A大学日语专业学习者的日语作文的测试试卷为对象,考察了包含动词活用的例文。然后抽出其中的误用例进行分类、考察。第四章又以A大学的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包括日语专业学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1)大致明白了学习者在动词活用形的习得方面的一个状况。(2)了解到学习者在动词的活用方面存在的误用,经过整理归纳为以下五种错误类型:变化规则不熟练;发音不准确;动词类型、活用形混淆;特殊动词错误率高;复杂变化没有掌握。(3)通过对不同学习对象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由于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教学的目的,学习时间和方法以及使用的教材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误用倾向。日语专业学习者的误用主要出现在难以掌握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一些特殊动词上和动词的假定形和意志形上。非日语专业学习者由于水平的差异,误用比较分散,还出现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误用。 在第五章中,为了明确日语学习者的习得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笔者是通过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学习者的习得状况及其误用进行了探求。然后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求了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教育方面的活用的可能性,并考察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最后在第六章总结中对动词活用形的习得的指导方法给予了些许见解,同时也对未来的日语教师形象进行了思考。 ——《IBS日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