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范文模板图片下载软件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3

游龙李刚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范文模板图片下载软件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彩虹的气息

已采纳
企业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互联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重要一环的电子文档资料管理在数字化网络时代的今天显得异常活跃与突出。由于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与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文档资料管理日益无法满足从决策管理的领导者到分工协作的员工对于及时、准确、可靠、权威的电子文档资料的需求,电子文档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应运而生。文章对于企业电子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阐述。首先从设计开发该系统的背景入手探讨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该系统意义所在;然后展开可行性分析研究,按照软件工程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依据需求报告进行系统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最后完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最终交付成型的系统将极大地缓解文档管理人员的负担,显著地提高文档资料的管理效率,较大地节省电子文档管理成本,较好地满足企业用户的信息需求,基本上达到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目的。 关键词 文件资料管理 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ocumen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documents management as a part of enterprises internal management displays extreme actively and Because of speeding up of information update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raditional manual documents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s from decision-makers to general staff for timely, accurate, reliable and authoritative electronic So enterprises documen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es into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ocumen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t start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ystem to explor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n it begins to carry out feasibility and requirement analysis to design, develop and imple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software The final delivery system will greatly ease the burden of documents administrator, significantly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greater save the cost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d- It basically reached the purpose of this Keywords Documen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design System development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 1 引言 1 1 研究背景 1 2 文献综述 1 2 系统分析 2 1 开发背景 2 2 系统目标 2 3 可行性分析 2 4 需求分析 3 5 开发进度 5 6 数据流图 6 7 数据字典 9 3 系统设计 16 1 总体设计 16 2 详细设计 19 4 系统实施 30 1 系统编码 30 2 系统测试 36 3 运行环境 4 系统安装 5 系统运行 40 6 系统停止 405 结束语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第1章 绪论 1 课题背景 1 研究原因 在数字化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各类文件资料不断暴增,现在已经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危机的严峻考验。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上至领导者,下至普通职员,得到及时、准确、可靠、权威的电子文件资料的希望更加迫切。而随着科技的日益更新,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面对纷繁复杂、不计其数的文件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却显得日益繁重,不堪重负,与此同时,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2 研究意义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减轻相关人员对电子文件资料管理的负担,提高文件资料的管理效率,满足领导者及普通员工对及时、准确、可靠、权威的电子文件资料的需求。文件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旨在规范电子文件资料的管理,加强文件资料的查阅、下载、备份、保密等工作,为企业立足于信息时代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1]。2 文献综述在当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信息处理是管理活动的支柱,是决策形成的基础[2]。面对大量的、广泛的文件、资料信息,将计算机用于管理信息处理,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文件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较为成熟,国外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与此配套相关的技术、标准、方法理论等等发展都比较良好、迅速。一些专家学者已总结出一整套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方法与流程[3]。无论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和通知,还是下级对上级的请示和报告,大都是通过文件资料的传递及其处理得以进行的,文件资料的处理也是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一,传统的基于手工或半手工的公文处理方式,由于其工作繁琐,效率低,公开度、透明度不够,正逐渐被新的办公方式所代替,建立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的电子公文处理及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网上传递、审批和办理,对提高文件资料处理的系统性、时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大都有出现与发展。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例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高校公文处理与文件管理系统[4]、工程资料管理系统、企业内部文件资料控制管理信息系统[5]、UML对基于B/S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6]、邮政储汇经营分析管理系统、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同时也有丰富的相关开发方法与技术模式等的详细介绍。但相对国外而言,国内的发展有待完善与开发。目前,我国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开发与设计时对文件资料管理工作估计不准,用户对已完成软件系统不满意,质量往往不可靠,维护性也不是很理想,同时没有完善的文档资料的支持,开发费用也相对较高。3 发展趋势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百花齐放,竞相发展。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将朝着文件资料管理的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综合发展。文件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也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推动企业前进发展的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中坚力量。 第2章 系统分析 1开发背景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文档资料管理手段与方法没有显著性改善,而文档资料却与日俱增,管理人员面对数量庞大的资料常常束手无策,于此同时,整个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信息资料的急切需求促使了文档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刻不容缓。这个系统有望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对电子文档资料管理与使用的问题。2 系统目标该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现对电子文档的信息化管理;(2)提高企业文档资料的管理效率;(3)减轻文档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4)降低企业文档资料管理的成本;(5)实用简约的系统界面;(6)安全的文件数据管理;(7)强大的系统可维护性;(8)满足企业对及时、准确、可靠、高效、权威的电子文档资料的需求。3 可行性分析针对该系统特殊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研究系统开发的可行性。1 技术可行性分析企业文档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对软件与硬件的要求不高,目前开发该系统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只要搭建好系统开发平台(JDK、Tomcat、SQL Server、Eclipse等)即可顺利实现系统的开发。因此在技术方面开发是可行的。2 经济可行性分析开发该系统的成本费用相对比较低,除必要的人力资源外,只需一台标准配置的电脑及相关软件,其开发成本预计将远低于该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方面也是可行的。3 操作可行性分析该系统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局域网来实现相关功能的管理,而这并不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该系统的操作方式在企业组织内部是完全行得通的。所以在操作方面系统也是可行的。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系统可行性研究最后认为:文档资料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4 需求分析该系统需求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 功能需求(1)用户管理①用户注册:对进入系统的人员进行登记注册;②用户列表:对所有用户的相关信息列表显示;③用户搜索:按照关键字及范围进行用户搜索;④用户删除:管理员对特定用户ID给予删除;⑤密码修改:已经登录的用户可随时修改密码;⑥用户注销:用户要退出系统的安全注销方式;⑦资料修改:对用户自己的注册信息进行修改。(2)管理员管理①管理员列表:对所有管理员的相关信息列表显示;②管理员修改:管理员对管理员的信息进行的修改;③管理员搜索:按关键字及范围对管理员进行搜索;④管理员删除:按照管理员ID对管理员进行删除。(3)文件管理①文件列表:对所有文件资料的相关信息列表显示;②文件上传:管理员及用户将电子文档上传入系统;③文件下载:管理员及用户从系统中下载电子文档;④文件重命名:管理员或用户对其上传的文件重命名;⑤文件修改:管理员或用户对其上传的文件进行修改;⑥文件删除:管理员或用户对其上传的文件进行删除;⑦文件备份:管理员或用户对其上传的文件进行备份;⑧备份删除:管理员或用户对其上传的已备份文件进行删除;⑨文件检索:管理员或用户对整个文件系统进行简单或高级搜索。(4)帮助文档对涉及到该系统的所有功能及操作进行必要的帮助。2 性能需求对该系统的性能需求简要如下:(1)平均响应时间:<=2s;(2)平均信息量速率:>=1Mbps;(3)主存容量:>=128M;(4)磁盘容量:视文件总容量而定;(5)安全性:较高。3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1)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180天;(2)系统平均修复时间MTTR<=12H;(3)系统出现故障应有必要的保护措施不是机密泄露;(4)系统的核心功能必须是正常可用的;(5)系统的数据库及电子文档的备份必须是安全的;(6)系统出现错误时需有必要的出错提示说明。4 接口需求(1)在成本控制范围内,目前的技术可以达到且移植性强;(2)除对服务器有必要限定外,对客户端没有明显的超出标配的要求;(3)系统可以正常显示中文字符串。5 开发进度(1)25-9,系统分析阶段①可行性分析②需求分析(2)10-10,系统设计阶段①模块设计②数据库设计③界面设计(3)11-1,系统实施阶段①系统编码②系统测试(4)1后,系统维护阶段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范文模板图片下载软件

264 评论(15)

小蜗牛大坚持

[数控车工技师论文]数控机床的应用与维护数控机床的应用与维护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产品提出了高精度、高复杂性的要求,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这对机床设备不仅提出了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而且也对其提出了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数控机床就是针对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它本身又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机床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主流,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维护更是不容忽视。 一、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的概念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 该内容需回复才可浏览 ** ***二、数控机床的维护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因此,数控机床的维护主要是数控系统的维护。数控系统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使用,电子元器件性能要老化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更是如此,为了尽量地延长元器件的寿命和零部件的磨损周期,防止各种故障,特别是恶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数控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概括起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制订数控系统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 根据各种部件特点,确定各自保养条例。如明文规定哪些地方需要天天清理(如CNC系统的输入/输出单元——光电阅读机的清洁,检查机械结构部分是否润滑良好等),哪些部件要定期检查或更换(如直流伺服电动机电刷和换向器应每月检查一次)。 应尽量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 因为在机加工车间的空气中一般都含有油雾、灰尘甚至金属粉末。一旦它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印制线路或电器件上,容易引起元器件间绝缘电阻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印制线路的损坏。有的用户在夏天为了使数控系统超负荷长期工作,打开数控柜的门来散热,这是种绝不可取的方法,最终会导致数控系统的加速损坏。正确的方法是降低数控系统的外部环境温度。因此,应该有一种严格的规定,除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不允许随便开启柜门,更不允许在使用时敞开柜门。 定时清扫数控柜的散热通风系统 应每天检查数控系统柜上各个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应视工作环境状况,每半年或每季度检查一次风道过滤器是否有堵塞现象。如果过滤网上灰尘积聚过多,需及时清理,否则将会引起数控系统柜内温度高(一般不允许超过55℃),造成过热报警或数控系统工作不可靠。 经常监视数控系统用的电网电压 FANUC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允许电网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的范围内波动。如果超出此范围,就会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引起数控系统内部电子部件损坏。 定期更换存储器用电池 FANUC公司所生产的数控系统内的存储器有两种: (1) 不需电池保持的磁泡存储器。 (2) 需要用电池保持的CMOS RAM器件,为了在数控系统不通电期间能保持存储的内容,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维持电路,在数控系统通电时,由+5V电源经一个二极管向CMOS RAM供电,并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数控系统切断电源时,则改为由电池供电来维持CMOS RAM内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即使电池尚未失效,也应每年更换一次电池,以便确保系统能正常工作。另外,一定要注意,电池的更换应在数控系统供电状态下进行。 数控系统长期不用时的维护 为提高数控系统的利用率和减少数控系统的故障,数控机床应满负荷使用,而不要长期闲置不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数控系统长期闲置不用时,为了避免数控系统损坏,需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特别是在环境湿度较大的梅雨季节更应如此,在机床锁住不动的情况下(即伺服电动机不转时),让数控系统空运行。利用电器元件本身的发热来驱散数控系统内的潮气,保证电子器件性能稳定可靠,实践证明,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经常通电是降低故障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2) 数控机床采用直流进给伺服驱动和直流主轴伺服驱动的,应将电刷从直流电动机中取出,以免由于化学腐蚀作用,使换向器表面腐蚀,造成换向性能变坏,甚至使整台电动机损坏。
220 评论(15)

rechardlb

开题报告主要涉及你所选的毕业论文在你的文献和理论准备下是否有写的必要,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部分: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四、论文总工作量,文献阅读,科学调查,试验阶段,理论分析,论文初稿,文字总结各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预期结果。-------------------重点是第一、第二部分,尤其是文献准备最为重要。
218 评论(12)

丹丹杨

接上面。(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92 评论(13)

殇若唏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14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