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4

wxp199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宿州地域文化论文写作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ngming

已采纳
法律分析:东向发展,全方位承接长三角。法律依据:《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 第二条 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二)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五)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六)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宿州地域文化论文写作题目

189 评论(8)

1051641219

这是安徽宿州的什么地方?
301 评论(15)

zeji138987

老子,现在比较统一的认定是“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鹿邑在五代时曾隶属过亳州,而亳州现在属于安徽。也就说,老子的出生地在鹿邑无疑,只是老子出生时,这地方当时不叫鹿邑,叫苦县,属于楚国。后来这地方有一段时间属于亳州涡阳,属于亳州的时候,还没有“安徽”,安徽省是在1667年才由清朝的江南省分化始建的,所以不能说老子是安徽人,至多可以说是亳州人,而当年的亳州并不等同于今天的亳州。现在这地方属于河南省,说老子是河南人,应该更令人信服。拓展资料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主要著作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老子造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7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