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an16
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设计、论文时间安排及要求一、毕业实习(1-6周)时间:2007年3月5日—4月15日 (一)实习内容:了解如何制订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学会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预算;参加代理 单位,施工单位的招标和投标文件编制,观摩开标过程;参加其他有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此外,学生还应学习有关建 筑材料,建筑机械,建筑结构构造,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知识如实习单位需要,还可完成其指定工作(二)实习要求: (1)、学生找到实习单位或施工工地后,及时电话与班主任联系,告之详细地址及联系方式。 (2)、学生在毕业实习单位应服从该单位的安排和管理,遵守毕业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切实注意实习安全,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3)、学生在毕业实习单位应严格保守机密,对查阅的凭证、报表、图纸等经济技术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及外漏; (4)、学生应按照毕业实习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如实记好实习周记(每篇不少于500字),完成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毕业实习报告撰写任务。 (5)、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实习周记 实习周记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务必每周如实工整地做好记录,返校后交指导老师检查并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实习周记主要内容包括:①每周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观察学习的结果以及收集的资料、图表数据等;②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得到的经验教训;③记录参加的各种工作例会、交底会议、总结会议等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学生整个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全面汇报,是实习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也能反映学生归纳、整理、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实习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参与建设的工程概况和背景资料;②实习内容及其要求完成的情况;③实习的收获和体会;④实习期间完成的成果,如专题调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造价编制、作业计划等资料。 (6)、实习单位的考核鉴定 主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勤情况,实习表现,态度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鉴定,并加盖公章。二、毕业设计、论文(7-13周)时间:2007年4月16日-5月29日(一)毕业设计:(一)毕业设计: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毕业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必须返校进行毕业设计。如在实习期间找到接收单位,确实不能返校完成毕业设计,需持《江西省高、中等院校毕业生聘用就业劳动合同书》,回校办理提前就业手续,同时边工作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于2007年5月29日带着设计成果返校参加毕业答辩。 (二)毕业论文: 不能回校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且持《江西省高、中等院校毕业生聘用就业劳动合同书》,回校办理了提前就业手续,但接受单位是非建筑行业,无法完成毕业设计的,则必须完成一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结合已落实工作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2。实际工作中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怎样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校对本专业开设的课是否合理,需增删的课程及内容;三、毕业答辩时间:2007年5月30日-6月1日,共3天。内容:主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及在校所学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预算等主干课程内容进行答辩;全体学生必须返校参加毕业答辩。来校参加毕业答辩时,将按统一装订格式和具体要求装订成册的以下资料装入自购档案袋内,提前二天交建设学院教务科,否则不予安排答辩。 (1)有实习单位鉴定并盖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建设学院学生毕业实习鉴定表》; (2)实习周记一本; (3)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毕业实习报告一份(按统一格式书写并装订成册); (4)在实习期间参与并搜集的施工组织设计、造价编制、作业计划等资料; (5)毕业设计成果(图纸或预算书)或毕业论文(按统一格式书写并装订成册)。四、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答辩指导教师安排:毕业实习指导老师:谢芳蓬;论文指导老师:罗琳;设计指导老师:罗鸿纬、谢芳蓬;毕业答辩老师:王景萍、寇方洲、罗琳、王小广、谢芳蓬、陈小燕、罗鸿纬。五、成绩评定: 毕业实习成绩评定:是否及时报告实习单位(10分);有无实习单位鉴定并盖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建设学院学生毕业实习鉴定表》(10分);实习周记(30分);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毕业实习报告一份(50分)。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成绩评定:1、是否完整填写《建设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0分);2、毕业设计成果(图纸或预算书)或毕业论文(50分);3、毕业答辩成绩评定(40分)。实习成绩或设计(论文)及答辩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建设学院 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杰瑞在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工作,三年以来,一直从事着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工作。他每天耳朵里听的、眼睛里看的、手头上忙的、嘴里说的总是进度、时间、资源、质量之类的话题,经历过几个大型的项目,导致他一度以为:项目管理也不过如此,自己在所从事的行业里说不上已经游刃有余,但也是轻车熟路。一时间不免有些心服气躁,直至不久前经历生活中一件小小家庭装修事件后才发觉,原来项目管理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事情发生在今年10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早晨,一盆水洒湿了杰瑞10m2地下室的水泥地面,早已不能忍受这种湿漉漉地面的杰瑞当即决定:拆除水泥、盖铺地砖、重装洁具。工作中养成的雷历作风,使他说干就干:上午联系一个作为承包商的朋友,说明地面装修要求和房间尺寸,并要求提供技术工人和砂子水泥等材料;下午,他乘车直奔上述承包商工地附近的建材城订购地砖和洁具。当天晚上,朋友派人将沙石材料送到杰瑞的住处,建材城亦承诺明天一早地砖有货,但是不负责送货上门,杰瑞又马上联系一个家住建材城附近的小货车司机,约定明天早晨连同地砖带工人一起运来。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只等杰瑞第二天早晨8:00带领工人到建材城和小货车司机汇合,预计上午9:30可开工干活。第二天,杰瑞比计划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的工地等待工人上班。7:30分,工人们陆续到达,7:40分被指定的6名工人准备好工具集合,7:45分,工人们在杰瑞的带领下座出租车奔建材城出发,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后,一行人到达建材城,此时,第一个意外出现了:小货车司机并未按照预定时间在此等候!一番电话联系后,杰瑞得知小货车司机昨天夜里住在距离建材城30多公里的另一个住处,今天一早7:30起床,此刻正驱车驶向建材城。无奈之下,杰瑞和工人们只好耐心等待。8:45分,小货车司机终于到达,装载材料和工人后,又经过一路驱驰,10:30左右,杰瑞的装修工程开始施工。至此,第一个意外的发生使杰瑞的装修工作开工比预计计划滞后1小时,如何补救这被延误的时间,从小货车司机方面看来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杰瑞只有从装修工人身上寻求解决途径。首先,杰瑞对装修工人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六名工人中,有四名装修工(包括两名技术工、两名勤杂工)和两名水工,杰瑞安排两名勤杂工不仅仅只配合装修工作,同时要帮助两名水工做一些勤杂工作,当水工暂时没有工作面的时候,也需要帮助勤杂工工作。其次,杰瑞对工序进行了优化,通常情况下,先要由水工做地下管线的预埋,再由装修工人铺设地砖,等地砖有足够承载力能够承载工人的重量后,水工再安装地面以上的洗手盆等洁具,完全按照这样的程序计算,即使没有任何延误,天黑之前也不能保证安装洁具。为此,杰瑞确定,先花十分钟时间对房间做一个测量,勾勒出地面装修草图,由水工按照图示在需要的实际部位安装预埋管件,紧接着由装修工人先完成有预埋件的部位的地砖铺设,周围留出水工能够行走、站立工作的原始地面,然后从完全没有预埋管线的房间另一端开始施工。这样以提前洁具安装的时间。上午的工作进展顺利,两个小时的努力,地砖已经铺设了房间面积的1/3,杰瑞很高兴地和工人们到附近一家餐馆吃饭。此时,第二个问题出现了:有个工人提出现有的砂子和水泥两种材料可能不足,但是缺少的数量暂时不能确定,这一问题一下子引起杰瑞的注意。剩余的时间还有一半,而剩余的工作量却还有2/3。怎么办?在从承包商工地运来,时间显然来不及,只有就近采购一条途径。午饭结束,杰瑞马不停蹄,到附近的几个街区去寻找到建筑材料的零售店,终于在两个街区外的一角,找到一家建材零售店,互留了地址和电话号码后约定:如有需要,零售店可以保证于20分钟内送货上门。下午3:00钟,水泥砂子等材料果然不足,根据已经使用的数量和尚余的工作量,杰瑞一个电话,建材店于15分钟后送来了所需的沙子和水泥。此时,杰瑞刚想松口气,安装洁具的水工又报告:上水管缺少一个丝扣、下水沟槽缺少砌筑砖块……杰瑞此刻顾不上多考虑别的方法,又要去寻购水工的材料,这时突然想起每天工作中上司常说的一句话中:在过程管理中,一个项目经理,不应该是整天忙着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而应该多去想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问题。此刻有材料不足的情况发生,下一刻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作为装修房间地面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杰瑞本人不因该是一个问题发生后的办事员,而应该是一个项目的统筹者。当问题发生时,领导者的确应该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但是更应该去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去避免类似或相反的问题发生。于是,杰瑞命令工程暂停,对所有工人的工作进行检查,并分析下一步可能遇到的问题,此时杰瑞发现:水专业的工人尚不清楚室外排水的具体位置、此位置会进一步影响室外地面的装修进度、装修的勤杂工帮助水工完成了预埋工作,但是水工却并不帮助装修的勤杂工……一下子找出这么多问题,杰瑞此时不再把今天的事情当作普通的家庭事务,而是立即进入了项目管理的角色,开始总结教训,重新对工人进行具体的技术要求交底、任务分配、专门抽出一名工人采购材料……一番调整之后,工作又开始顺利展开,并在下午6:15收尾的时候,装修工人又创造性地在房间入口外砌筑出一个计划之外的台阶。晚上7:30,送走了装修工人,经历了一天劳累后的杰瑞并没有感觉到十分疲惫,看着眼前装饰一新的地面和洁具,杰瑞还沉浸在对项目管理的思索里:也许项目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是一种理论、还应该是一种思维和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