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110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一、教学叙事 关于优秀教学叙事论文的撰写: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广大的教师撰写。教学叙事的特点 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教学叙事的内容 教学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评析。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主题,从范围上,可以大到介绍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次探究、一次活动,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题目等;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片断,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从侧重点上,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是课堂纪律、学生管理等。所以,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叙事更适合一般教师,因为它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传播交流容易。二、教学反思 关于优秀教学反思论文的撰写:“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教师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描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思想、心理感受与体验进行思考与总结。教学反思是引导教师超越日常繁琐的教育事务,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去理解教育的本质,也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找到内心自尊、自信的基点和源泉。教学反思的内容: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结构的反思;对教学设计创意的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与教学效果的反思;对学生主体性发挥状态的反思;对教学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思等。教学反思的角度: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自我发展的角度;从教学要求的角度;从教育名家的角度;从教育理论的角度;从教育法规的角度和从教育制度的角度等等。三、教学案例关于优秀教学案例论文的撰写:一、学习案例资料 (一)学习案例写作知识主要学习书籍、报刊上关于案例写作的知识,明确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学习案例写作样品。尽量收集案例,认真学习。最好学习教学案例原始样本,便于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转化。当然,也可以学习教育案例、管理案例、医学案例、经济案例、司法案例等等。尽管这些案例的写作内容跟教学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写作的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 (三)学习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经验、教学体会、说课讲稿等资料,虽然不是教学案例,但跟教学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资料可供写作教学案例参考,有些有特点的资料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写作的素材。 (四)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许多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虽然不是案例,但对我们写好教学案例很有启发作用,也需要反复学习,深刻理解。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点教学案例来自教学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学事例都能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学案例的素材有几个特点: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学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要生动。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教学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 
记的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不少老师说:“一个活动一个小反思,一个主题一个大反思,根本反思不出啥有价值的的东西,教学还是老样子呀”。其实说这些话的教师是没有掌握好反思的的要领是为写反思而反思,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写反思。要想使我们的'教育活动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出陈陈相因的窘境,必须学会反思,反思可以是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可以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可以是个人反思,当然也可以是集体的反思,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哪一种反思,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教育活动为基础,选好切入点,根据一定理论尽享阐述分析,对已有的教育活动加以激活、评判、再认。 教学反思并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是由特定时空中的教师、幼儿、活动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活动场景和细节。只有当这些鲜活的而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具体呈现在教师的“视域”中,并有所“触发”时,才能激活我们的思维,进行仔细的推敲琢磨,及时捕捉到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信息,为反思分析提供具体的依据,发现活动中的的问题,找到活动改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总结出我们活动潜在的意义和价值。 当然好的反思要选择反思的切入点,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想洞察其全部,必须选好切入点,从活动的局部入手,切入点可以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与生成或是孩子的活动,也可以是活动中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的“闪光点”,当然也可以是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遗憾,选切入点的过程是对我们教育活动在认识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反思提炼的过程,反思记录写好后,我们也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就自己的反思内容和看法与同事们进行交流与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洞察自己非常熟悉且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 总之,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和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活动设计的开始。
简而言之教学反思的“七要”: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能“沟通”和“合作”;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上参考使用,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写不足之处。教学上的疏漏失误之处写下来。3、写教学机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及时写下来。4、写学生创新。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的教学。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来,写出“再教设计”。总而言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