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欧洲民族音乐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8

zhangtao19000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欧洲民族音乐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中坦杀手

已采纳
同学,我们的题目一样哎!你不会也是师大的吧?呵呵~~我刚看见一篇,给你看看~~虽然我们在尧舜时代就开始“以糜觡冒缶而鼓之……以致舞百兽”(《吕氏春秋?古乐篇》),但是在今天,很多人拿起洞箫来会横着吹,但是却能把韩式歌舞和美国的黑人说唱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青出于蓝。我们现在的状况非常奇怪:虽然在我们的国土上曾经出土过距今有着9000年历史的制作已经精美的骨笛(河南舞阳贾湖村新石器遗址),我们也经常也以我们悠久的历史为荣,但是我们的正规音乐教育体系却是俄国式兼德国式的,连民族音乐的教育也必须要使用和贯彻西洋音乐的分析方法和结构体式,而我们平常嘴里哼的,常常又是H.O.T、后街男孩、迈克尔?杰克逊什么的。有人并不认识韩文,却能大段大段地背诵韩文歌词,但是若叫他唱几句中国民歌,他会憋红了脸,最后唱几句《东方红》了事。 西方音乐中繁琐的是他们的乐理,而其中的内涵与中国音乐相比,并不见得丰富。拿古典音乐来说,西方人或作壮阔状如《命运》,或作伤心状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或作神秘状如《少女的祈祷》,或做绅士状如那一大堆雷同的华尔兹,或作宁静状如《月光曲》,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再拿流行音乐来说,西方人或作发泄状如迈克尔?杰克逊,或作长吟状如席琳?迪翁,或作下乡状如那些乡村歌手,或故作妖冶的纯情如蝴蝶?微笑,或故作哲学家状如神秘园乐队,看起来五花八门,实际上千篇一律。现在的欧洲民歌是什么味道,几百年前还是什么味道,但是中国的民乐无论从形式还是思想来说都改变了很多。就算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我们的音乐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中国的音乐表面上纯净、简单,没有和声,合奏的规模也不大,但音乐的过程绝非对情感或事件的简单描述,而是在看似宁静安详的基础上进行着无尽的冥思,音乐的起伏相当光滑,但悄悄营造出的构造的想象空间却是近乎无限的。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弱势地位是短期性的因素造成的,虽然这些因素看似是来势汹汹。从长远看,我们应该对我们的传统保持乐观的态度。 为小众音乐提供生存土壤。现在的埃及人没有人会唱古埃及的民歌了,但是今天的中国人还能用古琴弹奏千年前的乐曲。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经常会随政治的原因发生突变和表面上的“猝死”,但这种“猝死”却无法斩断地下的暗流。在很多城市里的偏僻角落,当你不经意间闯入了一间不起眼的酒吧,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酒吧里的人都在欣赏着一种你也许根本无法接受的音乐——这和公园里那些拉着胡琴唱京剧的老先生们其实是一样的,是在以小众的方式为大众延续着过去和现在,并为未来提供着种种未知的可能。一个小国很容易被彻底改变,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灰烬之下隐藏的炭火很可能就能够引发明天崭新的灿烂。崔健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也许今天我们尚不理解少数人的坚持,但是明天他们就可能变成主流。而应该成为主流、却遭受着不公待遇的文化现象,也完全可以通过小众音乐的流传等待历史的机遇。

欧洲民族音乐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307 评论(13)

停留123

给你些材料: 古典音乐的发达普及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文明化程度的标志。歌德说:不爱音乐,不配作人。尼采是一个哲学的狂人,文学的狂人,也是爱乐的狂人,歌剧《卡门》他竟然去看了37次,对音乐有极深的见地。他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有了音乐,人已经不再产生欲望,这种艺术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音乐是各种艺术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前些时候报上报道几位专家的座谈会,谈的是在上海演出的奥地利马勒的交响曲。马勒在中国是新鲜的,专家们最后极富有鼓舞意味地说:现在是走向马勒的时候了。这是说中国将会走进像马勒这样大师的世界中。马勒音乐在二战后在西方大受欢迎,这反映了战后人们痛苦的心灵,人们渴望在马勒深沉的音乐里得到解脱,而这是贝多芬或者柴可夫斯基所不能给与的。在二次大战中,柴可夫斯基在美国曾一度流行,然而马勒音乐远为深刻的内涵又岂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所能比拟的。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传统。与西方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双重的。所谓古典音乐本来就是发祥于欧洲,中国与日本是东方国家,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那也是历史悠久而灿烂的。所以当我们接受西方的古典音乐时,我们显然不可能具有他们那种文化传统。西方的宗教、教堂都有与音乐相关的地方。坐在交响音乐厅里的西方青年并非个个都懂音乐,不过至少不陌生,这就是传统的力量了。在西方,传统没有间断,虽然音乐潮流本身不断更新。中国则不然,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传统,因此我们在普及古典音乐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歌德说: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惊异。莫扎特、贝多芬、马勒音乐所给予的正是这种惊异的感觉。1997 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要在500万在校大学生中普及古典音乐。士可百为,唯不可俗(低俗、粗俗、庸俗),俗不可医。大学四年最紧要的是熏染得一种气质,古典音乐似乎更易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有了气质,能力因此跟随,知识因此吸附;有了气质,虽不一定都有鸿鹄之志,但都不会只存燕雀之心。古典音乐与德育达尔文:一个科学家的成功取决于丰富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感情世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贝多芬:音乐要使人类的精神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哲学、一切智慧更高的启示。音乐能使人的心灵与精神境界变得高尚,纯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爱乐使人发生着很深刻的变化,人变得很沉,但绝不阴,而是比不沉的人更光明,他观望着现实的世界,构想着美好的超越。他在日常中生活着,同时在另一个理想的空间中活动。爱乐的人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完美主义者,是理想主义者。爱乐使人孤独。不是被人孤独,而是自己孤独自己,在孤独中发展了尊严自尊和尊人。音乐会自我沉浸,非流行歌会追星狂热。孤独是一切伟大思想家的乳母,是英雄之母,是诗人的女伴,是艺术的女友。培根:品格是在孤独中完善起来的,才能则是在社会中完善起来的。舒曼:孤独感是一种有活力的、叫人思索的、富于创造性的宁静。越是物质的生活,越显得可怜和可悲;越不是物质的生活,在越重要得多、越高尚得多的同时,也越显得孤独和悲壮。音乐不会使你富有,但会使你幸福;它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会使你的灵魂值得拯救。古典音乐与智育爱因斯坦对古典音乐有刻骨铭心的酷爱和热恋,他会弹钢琴,小提琴也拉得很绝。一次,在作完物理学专题演讲后,为感谢如雷的掌声,他操起小提琴拉出一段莫扎特的奏鸣曲,并说,如果我用小提琴演奏来代替言辩,将会更加愉快,更易理解。他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新发现。可以说他的相对论是用钢琴弹出来的: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早晨,爱穿着睡衣下楼用早餐,但他几乎一点都没碰盘中的食物,他回答关切他的太太说:亲爱的,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意念,跟着就转到钢琴上弹了起来,他边弹边停下来记下脑中刚才闪过的火花,并再一次地叫道:绝妙的、辉煌的意念!他再且弹且记地过了半个小时,然后上楼返回自己的房间,要求不再打扰他。他几乎都把自己关在那里,两个星期后走出来时,面色都变得惨白,他把两叠写得满满的纸往桌上一放,兴高采烈地说:瞧,相对论!据研究,小孩听了莫扎特音乐能提高数学能力。古典音乐与体育音乐对调剂人的和谐生活及增进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美科学家做对比测试:摇滚乐和爵士乐的演员们心率不齐,神经异常者占93%以上,古典音乐的交响乐演奏员患同类疾病的连5%都不到,且比一般人还要健康。音乐对人的心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它的物理作用,能够镇静镇痛降压,调节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日本测试:收听古典音乐的母亲,奶量比平时增加20%,如戴耳机听,则增量多达一倍;如听爵士乐,奶量竟比平常减少20-50%。据报载,有奶牛场给奶牛放古典音乐听,以提高产奶量。古典音乐与美育牧师收养了一个盲女孩,他带她去附近的森林名胜,那里正在举行贝多芬的交响乐系列音乐会,他们听了第六交响曲田园,在默默的回家途中,盲女孩忽然问道,牧师,请告诉我世界真是这么美吗?音乐美比起其他艺术美更接近情感自身。它来自情感、表达情感、激起情感,是所谓激情的语言。音乐的材料——声音,有时并不需要特别的内容因素却能引起人的社会性情绪、情感反应:音色可引起轻盈、飞翔、幸福的情绪联想,也可造成迟钝、沉重、恐怖的印象;某些和弦,仿佛具有色调的意义;某些节奏可造成动荡或安静的效果。一般说来,音乐崇高美至少必须具备下列要素:题材的严肃性、内涵的丰富性、感情的强烈性以及结构富于理性等。悲剧也是音乐美重要的范畴,虽然它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悲,谁在悲,不过音乐却是最擅悲情的艺术。当我们说一部作品美,不仅是在说我能理解它,而且是在说,我认同作品的内涵,即情感上发生共鸣。可见,音乐美比其他艺术美更具情感特征,甚至这种美就是情感自身。古典音乐与劳动各种艺术中,只有音乐能和劳动同时进行,并起到促进作用。美国试验:恰当地运用背景音乐可提高工效30%以上,而其他法子只能提高5-10%。
341 评论(13)

墨染清浅

为什么geiqian
33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