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9

sdwjy300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谁忽悠了谁

已采纳
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赛格广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全部完成, 只等施工图纸开始施工了。于是在基础的施工图提供后立即开始了基础的施工, 上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继续进行。基础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和挖孔桩施工历时一年, 在这一年内,又进行了多次技术设计的细部调整,完整的施工图也未能及时提供。在基础完成后进行整个工程总承包商招标时,不能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但是前期基础部分己投入五千多万,如果停工等图必然造成投入资金得财务成本增大, 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仓促之间用裙房的部分结构图纸进行项目的总承包招标。标是招了,总承包单位也确定了下来,可是慢一步,步步慢,施工中经常出现停下来等图和按图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增大了工程成本。这种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一直持续到赛格广场的结构工程施工完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50 评论(11)

GCCSEE

刚去知网看了一下,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能查到,最新的是2020年的。
334 评论(9)

CXT84

其实早在20年之前就有硕士论文提出赛格大厦边施工,边设计。这样的论文现在在网络上被曝光,很多网友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呢?而在这篇硕士论文中也写到,楼顶的天线被截一段又加一段等等。那么这样的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呢?有人会觉得在二十年之前各种设备都不发达,为了赶施工进度,所以开发商才选择这样做。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建一栋大楼都是先设计,然后给专业的团队检测,检测合格才能施工,如果边设计边施工,那么中途出现了问题呢?这个也是不能避免,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但是赛格大厦建好20多年后才出现问题,而且检测相关的数据也没有出现异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时候网友们纷纷都在讨论是不是因为共振引起的晃动,我们都知道如果两个物体的频率一样,那么就可能会引起共振。也有网友表示是因为地铁的建造引起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都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究竟是什么原因,有关部门检测之后一定会给出结论,我们也不要随便去猜测,更别去造谣生事!赛格大厦晃动之后,对商户的影响还是很大,目前赛格大厦的物业也禁止他人进入,只允许商户进入,而周边也有了一些影响,比如周边的一些房价,都出现暴跌的现象!
101 评论(10)

starleopard

“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赛格广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全部完成, 只等施工图纸开始施工了。于是在基础的施工图提供后立即开始了基础的施工, 上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继续进行。基础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和挖孔桩施工历时一年, 在这一年内,又进行了多次技术设计的细部调整,完整的施工图也未能及时提供。在基础完成后进行整个工程总承包商招标时,不能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但是前期基础部分己投入五千多万,如果停工等图必然造成投入资金得财务成本增大, 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仓促之间用裙房的部分结构图纸进行项目的总承包招标。标是招了,总承包单位也确定了下来,可是慢一步,步步慢,施工中经常出现停下来等图和按图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增大了工程成本。这种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一直持续到赛格广场的结构工程施工完成。”这篇论文也提及了1999年10月份曾发生的惊险一幕:边设计边施工造成的最严重的一次后果发生在顶部的天线上。而当初得出大楼晃动的原因是:“天线的设计计算错误造成共振。”边设计边施工的指责也曾出现在另外一本回顾赛格广场建设的学术刊物中,其中提到:“当施工到原设计主塔楼62层中段时,业主决定再增加八层,增设一套配备广场的高级酒店,使地上总高度上升为72层。”
239 评论(13)

三三09

有。硕士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对申请专业学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作此要求。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114 评论(8)

o0czixia0o

是的,当时就有人觉得这样来建造的房子迟早会出现问题的,所以早就有问题了
32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