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yun81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论文(读后感)——生医1202班熊缘缘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了通过自己这学期上的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和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的相关知识,文章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的概况和学科特点,同时阐述了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且着重写了生物医学工程这门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最后写了我对本学科的认识和学习方法,同时激励自己努力学好本学科。关键字: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领域 现状 发展趋势一、生物医学工程简介学科概况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学科特点(1)交叉性:它是各种学科知识的高水平交叉、新时代结合的产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学与医学)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2)依赖性:它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立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与传统学科不同),融合各交叉学科知识为自己的基础 ;缺乏永恒的研究主题与固有的中心目标,随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对象的需求而变化。(3)复杂性:它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所有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相关的研究机构、专业教育、企业厂家和市场营销只能涉足其部分,而不能包揽全局。(4)服务性:它以应用基础或直接应用性研究为中心,以最终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为目的;为生命科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现代化工具,为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装备(支撑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二、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工程学与生物学、医学结合的产物,任何工程学科与生物学和医学的结合均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因此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并在不断的发展,目前较成熟的领域有如下八个: 生物力学 生物材料 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医学图像技术 人工器官 
系统就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以一定规律联系着的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总体。显然,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毫无疑问它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领域的问题均可以用系统的框架来解决。但究竟一个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这取决于观测者的观点。例如,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由一些电子部件组成的放大器;或者是一个可能包括该放大器在内的控制回路;或者是一个有许多这样回路的化学处理装置;或者是一些装置组成的一个工厂;或者是一些工厂的联合作业形成的系统,而世界经济就是这个系统的环境。一个系统可能非常复杂,也可能很简单,因此很难给“系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不但能够足以概括系统的各种应用,而且又能够简明地把这个定义应用于实际。但无论什么系统一般均具有4个重要的性质,即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动态性。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它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人体,它由头、身躯、四肢等多个部分组成,如果把这些部分拆开,就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至于人们熟悉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基本组成部分(控制对象、测量元件、控制器等)同样缺一不可。整体性是系统的第一特性。其次,要明确系统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以一定的规律联系着,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形成了具有特定性能的系统。有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必须研究其复杂性与整体性。再以人体为例,人的双眼视敏度是单眼视敏度的6~10倍。此外,双眼有立体感,而单眼却无此特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因此相关性是系统的第二特性,也是如今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除整体性和相关性外,系统还具有有序性和动态性。比如,生命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它所具有的复杂功能组织,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装配线”非常相似,这是一种结构上的有序性,对任何系统都是适用的。又如图1所示,一个非平衡系统如果经过分支点A、B到达C,那么对C态的解释就必须暗含着对A态和B态的了解。这就是系统的动态性。建立系统概念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并掌握系统的运动规律。因此不仅要定性地了解系统,还要定量地分析、综合系统,以便能更准确地解决工程、自然界和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定量地分析、综合系统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系统的模型,并使用高效的数值计算工具和算法对系统的模型进行解算。采用模型法分析系统的第一步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把关于系统的本质部分信息,抽象成有用的描述形式,因此抽象是数学建模的基础。数学在建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例如集合的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的,共同的基础使集合论对于建模过程非常有用。这样,数学模型可以看成是由一个集合构造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无论是在纯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际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通常认为一个数学模型有两个主要的用途:首先,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地加深对实际物理系统的认识,并且启发人们去进行可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其次,数学模型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实际系统的决策和干预能力。数学模型按建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机理模型采用演绎方法,运用已知定律,用推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采用归纳法,它根据大量实测或观察的数据,用统计的规律估计系统的模型;混合模型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模型。按所描述的系统运动特性和运用的数学工具特征,数学模型可分类为线性、非线性、时变、定常、连续、离散、集中参数、分布参数、确定、随机等系统模型。